楞伽经 140:好的习惯你要培养,恶的事情一点都不能去做,会变成习气很难断
楞伽经【六】13
《楞伽阿跋多罗宝经》慧律法师讲座
楞伽经(六)13
(在此感谢各位把视频编译成文字版的师兄!)
1048页【大慧,我分部七地,善修心意意识相,善修我我所,摄受人法无我,生灭自共相,善四无碍,决定力三昧门,地次第相续,入道品法。不令菩萨摩诃萨不觉自共相,不善七地,堕外道邪径,故立地次第。大慧,彼实无有若生若灭,除自心现量。所谓地次第相续,及三界种种行,愚夫所不觉;愚夫所不觉者,谓我及诸佛说地次第相续,及说三界种种行。】
说大慧,我分部,分部就是分别解说,分部就是分类,我这样分别解说这个七地,善修就是观察,好好的观察,怎么样?心意意识相,同时善修呢?后面补一个离,离,离我我所。善修离我相,还有我所有,摄受人法无我,令不堕生灭的自共相,令不堕于生灭的自共相,换句话说只要是生灭法的,就要放下,契入真如。善四无碍,就是无碍,就是四无碍智了。这前面讲过了,善四无碍智,而得到怎么样?善四无碍智,得到决定的神通力三昧之门。地次第就是诸地的次第,渐阶,渐接的阶位相续而入,入道品,当然就是入三十七道品,那么三十七菩提法,或者是三十七菩提分法,因为它每一品都跟菩提有关,就是三十七菩提分法,不令菩萨摩诃萨,他因为不善觉知自共相,不善于通达七地的境界,所以佛一定要把它分得很清楚,分析得很清楚,如果不善觉知自共相,也不善通达七地境界,会怎么样?就会堕入外道的邪径,所以立地次第,立这个诸地的次第阶位,是怎么样?为什么要方便立,就是怕堕入外道的邪径。因为要环环相扣。
大慧,那么诸次第以及相续相者,其实实无有若生若灭,其实本来就不存在若生若灭,因为实无有一切法或者是一切诸地若生若灭,为什么呢?这是从真如方便安立的,建立的这个交第相,其实本空无所有,这是佛陀方便而立的。除自心现量,除自心现量意思就是除了自心现量外,实在是无有少法可得,哪来的次第呢?哪来的生灭呢?实无有少法可得,所谓地次第相续,意思就是所谓这些圣人的次第相续相,还有这个凡夫,三界的生生灭灭的种种造作的行,这愚夫所不能觉悟,所不能觉悟,这个愚夫就是凡夫所不能觉悟,谓佛实在有所说法,意思就是谓我,我就是指佛陀!谓我佛陀还有诸佛,说诸地,诸地就是圣人的诸地,次第相续相,还有以及说三界种种行,而实有说三界种种往返之行,不知道佛实在是无有少法可说,也不立一切法,也不立任何的次第,因为是方便立。所以它不究竟,因此佛于圆顿当中方便安立次第,于次第当中回归当下,于当下当中即见永恒,当下与永恒其实都不可得,何以故?万法真如故。
我们说法身无始无终,尚且是方便,无始无终是对有始有终讲的,仍然脱离不了时空的观念,佛陀所说的法,在不可思议里面硬要说就变成第二义谛,那么第二义谛,有时候就必须从时空性里面去比较,从这个现量里面,去得到无现量的法身,要不然没办法,没办法说,如来的真如法身本不可说,本不可说。因此才讲无始无终,而这个无始无终尚且是讲给众生听的,所以佛陀的法身,如来的法身无始无终,无始无终在强调什么?在强调亘古以来,从不生、从不灭、从不增、从不减,本性具足故!在强调这个,那么为什么报身是有始无终呢?报身必须经过断惑才能证真,一定在破无明,才能显这个报身,你没有破无明怎么显报身呢?所以修行到一阵子的时候,相当的功夫,破无明了,才能显报身!报身是有始,但是报身一证悟以后,就像山上里面的矿,金银铜铁。譬如说金矿开采出来,这金矿经过冶炼以后,就变成纯金,就不再恢复成矿,我们实报庄严土的报身,也是这样子。
有始,有开始就是你破无明,就见到法身报身,怎么样?但是无终,无终,你就是十方诸佛里面的一份子,那么应化身呢?它就有始有终,比如说他看到因缘到了,印度的这个因缘到了,然后呢!他就投胎,投胎,投胎以后呢?他看到净梵王修了九十六世的善,那么夫人也善,九十六代统统修善的,佛陀应化身就去那边,转世投胎成太子,那么太子他因为是佛,是示现的,吾于娑婆界八千往返,这是示现的,所以示现的,他自自然然顺着真如自性,然后恢复到本来面目就是成佛,所以这个只是演一出戏给你看的,就是说连佛陀这样出世,这么的平凡,然后他也这样子吃苦耐劳,参访外道,这样子才成佛,就是经过千锤百炼,吃尽苦头。佛陀一定要示现这样子给你看,不是像现在人,动不动说他是什么佛,他动不动就什么佛,就是没有吃过苦头,也自己称自己是什么大菩萨来的。都是这样讲,所以佛示现逼真,非常的逼真,示现跟凡夫没什么两样。他呀!他也这样修行,也这样吃尽苦头,也这样亲近外道,后来就舍离外道,自觉觉悟,最后于刹那之间,于凌晨看到一颗星,划过天际顿悟,喔!善哉!善哉!一切大地的众生,都有如来的德性,唯因妄想颠倒执着不能证得。所以,示现就是应化身,应化身就是肉身所做的,后面是法身,对不对?法身跟五蕴身是非一非异,非一非异,所以这五蕴身示现,当然会老,生老病死会入涅槃,火化以后变成舍利子,法身是不生不灭的,亘古以来存在的,报身无量庄严。
你看看这个经典,看看,我们为什么讲华严经,那一种庄严,佛的无量庄严,对不对?所以我们为什么讲,南无清净法身毘卢遮那佛,南无圆满报身卢舍那佛,有无量相,无量庄严,千百亿化身,为什么?一次又一次,千百亿化身释迦牟尼佛,也就是这样子。那么八十华严,翻译的叫做毘卢遮那佛,六十华严,翻译的叫做卢舍那佛,那么释迦牟尼佛大家所公认的,因此后来变成一种习惯用语,清净法身就叫做毘卢遮那佛,密教翻译成叫做大日如来,大日如来,南无毘卢遮那佛大灌顶光真言,就是法身佛,为什么一历耳根即灭五逆十恶重罪,为什么?那是法身佛,因此经教能够通达,就可以辩才无碍。那么,你如果辩才无碍,就可以广度无量众生,所以还是要吃一点苦头。
好!这一段师父再把它贯串一下:说大慧,我之所以分别部类七地,善修观察心意意识的生灭相,善修离我我所,摄受人法无我的空性,令不堕生灭的自共相,善四无碍智,而得决定神通力三昧之门,这诸地次第渐阶的相续而入,入三十七道品,三十七菩提分,不令诸菩萨摩诃萨。因为不善觉知自共相,也不善通达七地境界,便堕入外道的邪径,所以必须方便立次第环环相扣,进趣菩提,必须要这样方便立,不立很容易堕入外道。大慧,诸地次第以及相续者,彼实本来就无所谓相续。因为一切法一切地皆空无自性,空相,并没有所谓若生若灭,除了自心现量境界以外,实在是无有少法可得,所谓的圣人的这些诸地的次第相续,还有凡夫的三界种种行,因为愚夫不了解佛陀的心行,佛陀的说法是方便,愚夫所不能觉着,就认为佛实丰是有所说法,我佛陀,凡夫认为我佛陀及诸佛诸地次第相续相,以及实有说三界种种往返等行,行就是行相,而不知道诸佛实无所说,也不立一切法。
【注释】“我分部七地”:“部”,即分布义;“分部”,即分别布类。谓如来分别布类菩萨第七地之功德境界。“善修心意意识相,善修我我所”:谓令其善修观察心意意识相,及善修离我我所相。“生灭自共相”:谓令不堕生灭之自相共相(同相异相)。“决定力三昧门”:而得决定神通力之三昧门。“地次第相续”:于诸地次第渐阶,相续而入。为什么要环环相扣,怕你走错路,所以这一句还是说,熏习还是非常重要,千万不可以离开大善知识,千万也不可以离开大好的环境,就是这样子,为什么?这样才有办法诸地次第渐阶相续而入,你想成就佛道,离开大善知识,离开好的这个道场,免谈!“入道品法”:“道品”,即三十七助道品,亦即菩提分法。“不令菩萨摩诃萨不觉自共相,不善七地,堕外道邪径”:谓诸佛为不令菩萨摩诃萨由于不觉知一切修行之自相共相,不善通达七地境界,而堕入外道邪径。“彼实无有若生若灭”:彼诸地次地及相续相者,实无若生若灭。“愚夫所不觉者,谓我及诸佛说地次第相续,及说三界种种行”:以其为愚夫所不能觉知者,故谓我及诸佛,为实有说诸地次第及相续相,及(而)实有说三界种种往还等行相。不知诸佛实无所说,实无少法可得,亦不立一法。即心就是佛。
【义贯】“大慧,我”为菩萨“分”别“部”类“七地”修行之境界功德,而令其能“善修”行观察“心意意识相”,及“善修”离“我我所”相之执,“摄受”通达“人法”二种“无我”,不堕“生灭”之“自”相“共相,善”能通达“四无碍”智,得“决定”神通“力”之“三昧门”,俾令定慧均等,善萨依此而得于诸“地次第”渐阶,“相续”而入,证“入”菩提“道品法”。我及诸佛为“不令菩萨摩诃萨”由于“不觉”知一切修行之“自”相“共相,不善”通达“七地”境界,而“堕”入“外道邪径”中,“故”建“立”诸“地次第。大慧,彼”诸地次第及其相续之相者,“实无有若生若灭,除自心现量”外,实无少法可得;且“所谓”圣人诸“地次第”与“相续”之相,“及”凡夫于“三界”中“种种”往来之“行”相者,皆是自心所见,然凡此皆为诸“愚夫所不”能“觉”知者;以其为“愚夫”之“所不”能“觉”知“者”,故而彼“谓我及诸佛”为实有“说”诸“地次第”及其“相续”之相,以“及”实有“说三界种种”往来“行”相。而诸佛如来,实无所说。
【复次大慧,声闻缘觉,第八菩萨地,灭三昧门乐醉所醉:不善自心现量,自共相习气所障,堕人法无我,法摄受见,妄想涅槃想,非寂灭智慧觉。大慧,菩萨者,见灭三昧门乐,本愿哀愍,大悲成就,知分别十无尽句,不妄想涅槃想——彼已涅槃,妄想不生故:离摄所摄妄想,觉了自心现量,一切诸法妄想不生;不堕心意意识,外性自性相计著妄想;非佛法因不生,随智慧生,得如来自觉地。如人梦中,方便度水,未度而觉,觉已思惟,为正为邪?非正非邪。余无始见闻觉识,因想种种习气,种种形处,堕有无想,心意意识梦现。】
复次大慧,这个二乘人声闻缘觉,达到了第八地菩萨地的一种灭尽定三昧门,但是呢?问题出现了,乐醉所醉,就是乐,乐于那个涅槃的境界,乐醉之所昏醉,他契入那个涅槃,觉得那个境界很好,我能自利就好,没有回小向大。这二乘人因为还没有达到佛的境界,所以不善于观照说,喔!其实那个涅槃是自心的现量境界,他执着五阴身的自共相,被执着五阴身的自共相,那种微细的习气所障,这个叫做变易生死。他堕入人法无我,就是堕入空执的意思,达到了人法无我,却安住于这样子的喜悦的境界,掉进去实有涅槃可得,就堕入空执,叫做堕人法无我一种空执。那就麻烦大了,堕入空执,就认为实有法,实有涅槃,就执有法为其所摄受之妄见,法摄受见就是执有法,有一种涅槃法为其所摄受之妄见。不知道涅槃还是唯心现量,妄想计着这个灭尽法,灭尽定、灭尽法,作涅槃想,就是把那个境界认为佛也不过如此,妄想计着灭尽之法,而作究竟涅槃,不知道那个还不究竟,二乘人妄想作涅槃想,但是呢!这个不是菩萨寂灭的智慧,菩萨的智慧不是这样子的。
大慧,八地菩萨,他不住涅槃,他用的是本性的功夫,以无作力,以无功用行的智慧,见灭三昧门乐,三昧门乐,由于本愿哀愍众生可怜,发大悲心成就,发大菩提行愿,知分别十无尽句,广度有情度化众生,八地菩萨也不妄想,也不作涅槃想,他们不妄想说自己得到三昧门,而乐作涅槃想。彼已涅槃,他早就证知到无上大般涅槃,本自涅槃不必一再得一个涅槃,那种妄想不生,也不妄想说我已经得涅槃,因为本自涅槃,彼已涅槃妄想不生的意思是说:彼已证知无上大涅槃,本来就是涅槃,也不妄想说我已得涅槃。如果说妄想我已得涅槃,那么就不是涅槃,八地菩萨离摄所摄的妄想,觉了自心现量,万法唯心现量境界,一切诸法妄想不生,这个功夫到家了。一切诸法妄想不生,刚好跟凡夫相反,凡夫是妄想时时生,执着时时生,不舒服、不快乐的心情时时生,内心莫名其妙的忧郁、躁郁、躁动时时生,心就像猴子一样,八地菩萨不一样,一切诸法妄想不生,跟凡夫俗子刚好相反,二乘人堕入偏空涅槃,还是有妄想。这八地菩萨一切诸法妄想不生,也不堕入生灭的心意意识,同时也离于外法之自性相,怎么样?计着妄想,计着妄想就是计着实有的一种妄想,非佛法因不生,这里要补一个字才看得懂,非佛法正因,非佛法正因不生,意思就是然并非佛法中修行的正因不生,只是怎么样?随本觉智慧而生叫做随智慧生。就是随本觉智慧而生,就是无作的妙智慧,无作的妙智慧叫做本觉智慧而生,而是每一个人人人具足,得如来自觉地。
接下来用一个比喻,如人在梦中方便度水,这是指七地以前,因为涉于功用还是有为,所以叫做方便。简单讲有为就是方便,方便就是有为,尚在有功用行的角度说,叫做方便。度就是度大海水,就像人在梦中方便度水,这个七地菩萨都有功用行,所以称为方便度这个大海水,尚未完全,在未度过的时候,为什么?因为八地的后面还有九地还有十地,就是未度而觉。尚未完全度过的时候而觉悟了,喔!这个觉悟以后呢?醒过来了!醒过来就自己思惟我在梦境所见的到底是正呢?还是邪呢?喔!后来发现,哎呀!无有一法可得,唯心现量境界实非正非邪。这个时候八地菩萨除了观照自己所得的究竟法以外,又观在迷惑的众生,余就是又观其余在迷惑的众生,无始以来就死在见闻觉知,觉识,觉识就是知,见闻觉知。我们众生死在哪里?就死在那六根的能缘的心太强大,执着的心到死不放手,于无始见闻觉识,见闻觉识就是见闻觉知,见闻觉知就是六根,六根就是能缘之心所攀缘的境界。又观其余在迷惑众生,无始以来六根的见闻觉知之识,能缘所缘从来没有间断,很可怕的,能缘心、所缘境从来没间断,以彼因为而起种种妄想,因为能缘的见闻觉知,还有所缘的境界能所不断,以彼为因而起种种的妄想。
这停一下,停一下,因想种种就是以彼因为而起种种妄想,能所不断嘛!接下来,习气又另外一外角度,习气就是妄想熏成习气,上面是说因想种种,就是以彼因为能所不断而起种种妄想!接下来是妄想又变成了习气,又变成了习气,就更可怕了!就掉进去了。所以在座诸位!这里有个重要的,好的习惯你要培养,譬如说你念佛、拜佛、诵经,亲近三宝、放生、布施,这个要培养,那个恶的事情,一点都不能去做,会变成习气,抽烟、喝酒、打牌怎么样?还有玩女人,这些花天酒地的习气,不能沾染这种东西,沾染这种东西,习气你就很难断!所以说自古以来说,习气就像吸毒很难断除,我们人一培养这个习气,就很难断掉,习气就像吸毒,很难断除,很难断除。又见种种的形相处所,复于彼心所起的种种形相种种分别,而又堕入有无想,又堕入有无想,因此被妄想继续牵制住。
所以凡是称为这种种的妄想,都是怎么样呢?都是自己的心意意识梦现的境界,意思就是今天你看到的境界,都是在作梦显现的境界,而我们众生很悲哀,晚上作梦,醒过来的时候知道那个时候是作梦。在座诸位!你现在没有见到真如自性,你现在就是在作梦,你误认为有一种东西可以让你执着,你误认为有一种依报可以让你依靠,你认为有一种正报可以让你执着,执着这个五蕴身。所以众生就依靠正报来过日子,正报会烂会坏,你依靠这个钱财,财色名食睡来过日子,那个依报会变会坏,接句话说众生依靠的那种东西,是会让你起痛苦的,快乐一点点,痛苦是一大堆,快乐就像西瓜皮一样一点点,可是那个痛苦就像西瓜肉一样。我们以前大学同学,人家都很精进,佛学社的,大家都非常精进,阿弥陀佛、阿弥陀佛,打佛七、打禅七。他说,喂!我们去出家,那个时候我就...喂!我们去出家!好喔!我们出家。喔!很好!出家!结果大家毕业以后,他老婆长得漂亮,然后呢,又拿了很不错的一些工作执照。他就想:我建立一个佛化家庭也不错嘛!他就这样,两个这样就结婚了!结婚了!我碰到他的时候,一聚又事隔十几年了,事隔十几年了我又碰到他。啊!你以前说要出家,没出家成,你说说看你现在结婚怎么样?他生了三个、生了三个,实在是辛苦无处讲,咚咚刹他就没办法!不知道该怎么讲?喔!很辛苦很辛苦!好了,他说我以前一天拜三百拜,后来结婚以后呢!一天拜三十拜,上班以后生三个孩子了,一天拜三拜,再后来忙起来,三天拜一拜,越来越少……没时间修行,没时间。
我不是说讨个老婆不好,而是说,如果说她也是一个正信的佛弟子,能够帮助你,但是也得付出辛苦的代价,有的人讲说,我听了你的法以后,我就生了好几个了,是不是?那我就跟他讲,喔!这样好了,他说:要不然我再生几个跟你出家。喔!不要了!不要了!再生几个还得了,不要再生了,我有徒弟就随徒弟,没有徒弟就随缘。文殊讲堂因为是生灭法,迟早要关的嘛!是不是?反正没有徒弟来跟我们出家,我们就关起门来嘛!还有一种情形就是剃度女众,那么就一定有人的是不是?一定有人的,当然不会这样做,不会这样做的。说师父你为什么不剃度女众?原因有几个?第一点我们德行不够,德行不够;第二个我们中气不足,因为你没办法跟她沟通;第三点想多活几年,多活几年,这样子话,嗯!不错,日子就比较好过一点。
我再把它贯串一下:复次大慧,二乘人声闻缘觉,达到第八菩萨地,那么灭尽定三昧门,乐醉之所昏醉,这个二乘人因为没达到佛的境界,不善于观察自心是唯心现量的境界,因此执着五阴这种自共相的微细生灭,造成一种习气障碍,堕人法无我的一种空执,着实有涅槃可得。由于执实有涅槃可得,着有法为其所摄受之妄见,妄想计着灭尽之定,为作涅槃想,但是这个不是菩萨寂灭的智慧。大慧,八地菩萨由于不住涅槃,得到了永恒常住的涅槃,以无功用行无作的妙智力,见灭三昧门乐却不执着,由本愿哀愍,发大悲愿成就无量众生,怎么样?知分别十无尽句广度有情,八地菩萨不妄想,得三昧门乐作涅槃想,八地菩萨已证知无上大般涅槃本自具足,所以也不妄想说我现在已经得涅槃。八地菩萨离于能摄所摄的妄想,觉了唯心自己的现量境界,一切的诸法妄想不生,诸位!这个不生,就是后面讲的生住异灭,不生、不住、不异、不灭,所以生住异灭简称生灭。这个不生就是不生灭的意思。
如果把它列出来,这一句话应该讲不生、不住、不异、不灭,可是这样太麻烦了。不生就是不生灭,所以用一个不生,就是所有的生灭统统止息!就是没有妄想,没有妄想,不堕生灭的心意意识,同时离于外性法的自性相实有的计着妄想,一切万法统统不是有就是无,认为有实在的外境是不对的!这个时候不是有为,现在是无作了,非佛法的正因不生,意思就是然并非于佛法中修行的正因不生,而是随本觉智慧生,随着本觉智慧而生,得如来自觉地,如人梦中,就像有人在梦境里面方便度水,方便度水简单讲善摄有为,因为方便嘛!方便就是有为,有功用行,善摄于有功用行叫做方便度大海水。还没有完全度过的时候,突然间觉醒过来,因为后面还有九地十地。现在是讲八的的境界,觉已思惟梦中所见,到底是正是邪呢?其实不然,实无有少法可得,怎么会有正邪呢?实非正非邪,为什么非正非邪,无有少法可得,何来正邪?这个八地菩萨,除了观自身以后呢,又观其余在迷的众生的无始劫来的见闻觉知之事,他发现了。
因而众生都是迷于见闻觉知之能缘所缘不断,而起种种妄想。停一下,这个妄想同时熏成习气,更可怕,形成习气以后麻烦更大,只要你投胎转世,又见种种的形相跟处所,又继续去执着,简单讲所有的众生活得没有任何的意义,是因为重复,无聊的重复。这一辈子贪嗔痴,贪着境界,下辈子再继续重复,生命就是一直无聊的重复,经过无量劫来,因为都没有听到佛法,不知道歇即是菩提。你这辈子没听到佛法,你能够离开财色名食睡吗?你知道要不起贪嗔痴吗?不知道啊!你知道要走修行这条路要解脱吗?不知道啊!统统不知道!就堕有无想,有无想,然后就堕于种种妄想。有无就是一种妄想,堕有无想,有无就是一种妄想,这有无都是心意意识梦境所现的境界皆是,有无都是心意意识梦所现的境界。简单讲,在座诸位啊!你今天所看到的,统统是还没有成佛前作大梦所看到的境界。我这句你要好好地体会,大梦谁先觉,大梦只有如来觉悟,人生宇宙是一场梦。为什么佛说:一切有为法,如梦幻泡影,如露亦如电,应作如是观。你今天看看众生,有来来去去、生生灭灭,事实上是空性的东西,是不存在的。我们众生就是把不存在的东西,缘起的假相误认为是真实,拚了老命也要拥有。
所以广钦老和尚说:修行人要把有转成无的力量,他是圣人,这句话就知道广钦老和尚是大悟的圣人,没话说。修学佛道把因缘假相的有转成空性的无,就是这样子,你的梦就醒过来了,啊!原来我们在作梦。所以在座诸位!我们在梦境,诸位!贪带得走吗?带不走,贪有没有意思,你现在作梦,没意思。嗔有没有意思?没意思!起嗔恨心有没有意思?也没意思,就变成一种生命的煎熬。所以不了解生命,生命对我们来讲是一种惩罚,我们不了解生命,生命对我们来讲,它是一种惩罚,时时刻刻在惩罚自己。因为解不开心中那个结,心中的结又是无形相的,怎么解啊!因为他从来没看过,到底心是什么?对不对?想要修行还拘于生灭的妄想心呢?还得要慢慢慢慢体悟呢?所以我还是鼓励大家能听到佛法,这一辈子只要起步,永不嫌迟,碰到佛法,这一辈子就算是中了十亿百亿的大乐透一样的,那么幸运。但是世间有一种不幸的人,还有一种叫做大不幸的人,世间不幸的人,就是一辈子都没听到佛法,世间还有一种大不幸的人就是听到佛法以后,走歪路、走邪路、走错路,跟到恶知识邪见的人,这个是大不幸,他很想修行,亲近上人,一下子掉进去错误的知见,爬不出来了。还会毁谤别人,自己走错路不知道还会毁谤别人。人家听经闻法,哎呀!那个是杂修,那个是杂修。行吗?这个就是不懂法的人。所以什么叫做无知?就是自己不知道自己有多无知叫做无知。因为他的无知不知道,别人在解脱,他还批评人家,所以我们要了解佛法没有那么容易。但是呢!也没有那么难,铁杵磨成绣花针。以前要考个状元,人家就挑灯夜战,这样读书只是世间的功名利禄,花了十年考上状元对不对?衣锦还乡,那个乡镇出了一个状元对不对?要读十年的书,十年寒窗无人问,一举成名天下知。但是我这个比状元更难,我这个要四十年,四十年,我懂的,状元绝对不知道我跟状元上课,真的,状元还坐在底下,他没办法的。佛法,他哪里有办法呢?
【注释】“声闻缘觉,第八菩萨地”:谓二乘人,达到与第八菩萨地相近的境界中。“灭三昧门乐醉所醉”:便为灭尽定三昧门乐之所昏醉。因为二乘人,灰身泯智,饮寂灭酒,睡无为床,长劫不醒,故说昏醉。昏醉的意思就是乐于安住自己的境界的那个涅槃,是这个意思。“不善自心现量,自共相习气所障,堕人法无我,法摄受见,妄想涅槃想”:此为解释二乘之所以为灭尽三昧门乐之所昏醉的原因。“自共相习气所障”,以二乘人,执五阴之自共相,其习气深厚,故其智为此习气所覆障。“堕人法无我”,堕于人法无我之执。“法摄受见”,执有法为其所摄受之妄见。“妄想涅槃想”,妄想计著灭尽之法为得涅槃想。“非寂灭智慧觉”:此非菩萨寂灭之智觉。“菩萨者,见灭三昧门乐,本愿哀愍”:此为明示八地菩萨,不住涅槃,以别于二乘之行。谓八地菩萨,以无功用智,无功用智就是无作法啦!本性具足的意思,不假造作就有本觉的智慧而得亲见寂灭三昧之乐,于此,随即忆念本愿,哀愍一切众生。
“知分别十无尽句”:以成就大悲故,因而修行十无尽句之行,广化有情。“彼已涅槃,妄想不生故”:以八地菩萨已证知如来之无上大涅槃,故一切妄想分别皆不生起,亦无已得涅槃之想。“非佛法因不生,随智慧生”:然并非于佛法中修行之正因不生,而是随本觉智慧而生。“如人梦中,方便度水,未度而觉”:此为比喻第八地超越前七地之行相。谓第七地住于梦幻三昧,度所知之爱水,以涉于功用,所以称为“方便度水”。从第七地登入第八地后,所知障虽已断八品,然尚余二品未断,二品就是指无明,故称“未度而觉”。“觉已思惟:为正为邪?非正非邪”:此为比喻已登入八地后,追念于七地中,断障契真,断这个所知障烦恼障而证得真如其中真心与妄心二者迢然有别,迢然有别就是远远有别,未达浑然一体,因此自问:此为正为邪?还没办法融为一体了,然后复以八地所得之任运断证,契于即妄即真,所以全妄即真,意思就是法法都是真如,法法都是真如。全体无二,不涉功用,不假造作,语默动静体安然,都是真如体所显露出来的,不涉功用,因此自答:前此一切境界,实乃非正非邪,诸位!无有一法可得,怎么会正邪呢?正邪是分别心,离于言诠。此即所谓无明者,梦时非无,及至于醒,了无所得,便是如是境界。
“余无始见闻觉识,因想种种习气,种种形处,堕有无想,心意意识梦现”:此为第八地菩萨,于观自身后,复观其余未能契证之在迷者,皆由依无始世来所经之见闻觉知事,以彼为因而起妄想执著,熏成八识中种种习气,故见种种形相、处所,复于此等自心所现相,起分别计较,堕于有无之妄想,凡此皆为心意意识梦中妄现之相耳。诸位!这里面跟我们念过书的孟母三迁,孟母为什么要三迁?就是一定要找到一个让这个儿子好的环境,所以孟母才三迁。你迁到赌博的,迁到妓女户的旁边,迁到屠宰场的旁边,后来迁来迁去迁到一个私塾的旁边,学校的旁边,喔!这个好。孟母要三迁,孟母都知道要为儿子找一个好的环境。一个修行人怎么会不想要用智慧来分辨找一个好的上师,找一个好的师父,找一个好的环境呢?对不对?孟母都要为了那个儿子都要三迁了,对不对?所以古来的求法者,不远千里求法,以前是没有飞机的。现在求法容易了是不是?飞机一坐就到了,对不对?现在资讯发达了,感谢这些科学家了。我们网站po,就有互动的平台,现在没有距离了,是不是?手机一打开咚咚咚咚咚咚…所有的法语都跑出来了。有的人开给我看,嗯!那个不是慧律法师吗?手机也有喔!哎呀!真是老了,我真是老了一辈,连手机都看得到,所以现在很方便,没有什么隔阂。
【义贯】“复次大慧,声闻缘觉”行人,达到与“第八菩萨地”相近之境界中,即为“灭”受想“三昧门乐醉”之“所”昏“醉”:所以然者,以其“不”能“善”了知一切诸法唯“自心现量”,故为执五阴“自”相“共相”五阴的自相叫做色受想行识,五阴的共相就是这个色身,叫做五阴自相共相之“习气所”覆“障”,因此虽破五阴自共相,然却“堕”于“人法无我”之空执,以及堕实有涅槃“法”为其所“摄受”之妄“见”,诸位!实有涅槃法就是着自性见的意思,自性无见,知见无见,斯即涅槃,若着有实法涅槃就是着自性见,认为自性有个涅槃可得,是故“妄想”计著其所得灭尽之法,作为实得“涅槃”之“想”,此则“非”菩萨“寂灭”之“智慧觉”。寂灭,注意!寂灭就是无所得,包括成佛、包括涅槃统统不能着,不能念,不能住,叫做寂灭的智慧觉。这个寂灭含意很深。
“大慧”,八地“菩萨”摩诃萨所行“者”,为以无功用智,亲“见”寂“灭三昧门乐”,即忆念“本愿,哀愍”一切众生,“大悲成就”,因而修行了“知分别十无尽句”之行,广化有情,是故“不妄想”而将三昧门乐作“涅槃想”——以“彼已”证得一切法本自涅槃之无上大“涅槃”,一切“妄想”分别皆“不生故,离”于能“摄、所摄妄想”境界,以如实智,“觉了”一切诸法唯是“自心现量”,故对“一切诸法”之“妄想”分别“不”复“生”起,是故菩萨摩诃萨“不堕心意意识”之取著,不堕“外”法“性自性相”为实有之“计著妄想”;然而只是妄想不生,并“非”修行“佛法”之正“因”亦“不”再“生”起,而是“随”顺根本(本觉)“智慧”而“生”,生即无生,如是展转修行,虽修也无有能修所修,虽行也无有能行所行,用真如自性故,逮“得如来自觉”圣智之“地”。菩萨由七至八地,犹“如人”于“梦中”,以种种“方便度”大海“水”,于尚“未”完全“度”过之时,忽“而”从梦中“觉”醒,“觉已”,便如是“思惟”:梦中所见,“为正为邪?”彼复以觉醒人之智,作是观察:如是之相,实“非正非邪”,以梦中之境,唯心所现,本无所有,宁有一法可得而说为正、为邪乎?然此为八地菩萨境界,其“余”在迷众生,皆依“无始”世来,所经“见闻觉识”(见闻觉知)之事,以彼为“因”,而起种种妄“想”,此诸妄想便于八识中,熏成“种种习气”,故妄见“种种形”相、“处”所,复于彼等自心所现相,起种种分别,而“堕”于“有无”之妄“想”,然而凡此种种,皆是“心意意识”之“梦”中妄“现”之境界耳。
1054页【大慧,如是菩萨摩诃萨,于第八菩萨地,见妄想生。从初地转进至第七地,见一切法如幻等方便,度摄所摄心妄想行已,作佛法方便,未得者令得。大慧,此是菩萨涅槃,方便不坏,离心意意识,得无生法忍。大慧,于第一义,无次第相续,说无所有妄想寂灭法。】
大慧,如是菩萨摩诃萨,这个不是普通菩萨,是大菩萨摩诃萨,就是大菩萨。于第八菩萨地,见就是亲见,亲证得,无始的妄想生起之相,喔!看到了那个最极微细的生相了,那么菩萨在入八地之前,从初地转进至第七地,见一切法如梦如幻等种种的方便,度摄所摄,就度能摄所摄之心,妄想行已,行已意思就是超越,度就是超越超越能所双亡,登第八地,就度能摄所摄心妄想行已,度就是超越!那么超越了能所,就是登第八地的意思!超越了能摄所摄的心的妄想,这样的修行契入了第八地,作佛法种种方便,为什么种种方便呢?因为那个时候可以广度众生,未证者得令证。大慧,这个是菩萨的无上大涅槃,简单讲,要得菩萨的无上大涅槃,必须广度众生,还不能掉进涅槃坑洞里面。是不是?所以师父为什么一再叫你要发大菩提心啊!要发大菩提心,这一次闽南佛学院,我讲的这个胜菩提行就一再地强调,没有这个大菩提行,很容易退失道心,你碰到苦了,你就会萎缩;碰到苦了,就会退转。所以师父从大一发这个菩提心来,这四十年来如一日,到现在吃再多的苦,不退转!生了很重大的病,也没退转,是不是?到今天为止,还是一样。以发大菩提心,动心忍性,坚毅的这个精神,一直贯串到今天,所以这个发大菩提心是很重要的、很重要的,所以无论出家在家,如果碰到了佛法,就作如是发愿:我这一辈子绝不再相信外道,我这一辈子绝不入外道,我这一辈子一定修学佛道。这无上正等正觉就是唯一,没有路可以走,这一条路就是大觉悟,大解脱,大自在,当然这个还要有善根。很多人发发愿而已,发发愿而已。为什么呢?一刚开始的时候,念佛一年,佛在眼前,念佛三年,佛在西天,念佛十年,化为云烟,什么统统看不到,所以这个需要坚固的无上的大菩提心。
所以说大慧,此是菩萨无上的大般涅槃,依然以度生的方便不坏不断,不可以坏,不可以断灭,不坏不断怎么样?远离于生灭的心意意识,证得无生法忍,无生法忍就是没有生灭,究竟真如,为什么八地菩萨、九地菩萨、十地菩萨成佛,叫做证得无生法忍。就是他用的心不是生灭心,七地菩萨以前尚摄功用,八地菩萨所摄的是无功用行,这两种境界是完全不一样的。所以说大慧,方便说世俗谛,有十地次第来说,但是于究竟第一义谛是没有次第之相的,如来就说为无相,无所有一切妄想分别,皆悉寂灭之无上法门,离于一切境界、分别,所以在经典我们这样讲,在华严经一切经典,说如果有人无量的众生打骂如来,谩骂如来,怎么样?经无量劫,如来不生一念嗔恨之心,为什么?他得到坚固的菩提,若有无量无边众生打骂佛陀,经无量劫佛不生一念嗔恨之心。哇!这个是何等的境界跟功夫,这谁有办法,这经典讲,喔!如来的境界,实在让人无比的推崇、无比的赞叹。
这句把它贯串一下:说大慧,如是菩萨摩诃萨,于第八菩萨地,亲见了无始以来妄想生起之相,菩萨在入第八地之前,从初地转进至第七地,见一切法如幻等方便,八地菩萨是超越度了能摄所摄心,妄想统统停止,作佛法方便广度一切有情,未证得者令证得。大慧,这个是菩萨无上的大般涅槃,菩萨虽得无上大般涅槃,依然种种度众生绝对不停止,方便度众,不断也不坏灭,远离于生灭的意识,心意意识得无生法忍,无法不忍。诸位!大雄宝殿就是来自这四个字,由于佛证得无生法忍,所以叫做大雄宝殿,行人所不能行,忍人之所不能忍,叫做大雄宝殿。你不可读作大熊宝殿,大雄宝殿,为什么称为大雄宝殿,忍人所不能忍,行人所不能行,因为他证得无生法忍。所以在座诸位!智是最可贵的,智是最可贵的心,忍是最可贵的德行,在一切经典就赞叹这两个。忍辱,一个学佛的人是很有德行就是这个功夫,看你这个忍辱的功夫,忍则有德行,智者能万用、能妙用,智者万用,忍者有德,就是忍辱的人跟智慧的人是佛一辈子所赞叹的!所以我们修学佛道不要跟人家吵架呀!不愉快呀!这个都不是佛法。大慧,方便说世俗谛有十地次第来说,但是从究竟第一义谛来讲是没有任何次第之相的,因为第一义,离一切境界的分别,如来这个时候说无相。空,究竟无所有,一切妄想分别,皆悉寂灭之无上法门法,寂灭就是究竟涅槃的代名词,究竟涅槃就是寂灭,就是寂灭。所以寂灭用你听得懂的名词就是心要保持如如不动,要不取于相,就是这个。
【注释】“见妄想生”:亲见妄想生起之相。“从初地转进至第七地”:从初地展转升进至于第七地。“度摄所摄心妄想行已,作佛法方便,未得者令得”:“作”,起也。谓度脱能摄所摄心之妄想,如是修行已,能所双亡,即得登入第八地,入八地已,即起一切佛法方便,广度有情,未证得者皆令证得。“此是菩萨涅槃,方便不坏,离心意意识,得无生法忍”:此是菩萨所证之无住大涅槃,虽居于如来之无上大涅槃,而依然于种种度生之方便不坏不断。以下两句为解释菩萨之所以能处涅槃界,而犹不坏度生方便的原因。谓以菩萨摩诃萨已远离生灭心意意识,一切虚妄之相,得无功用道,证无生法忍之故,故能如是无住而住,无行而行。所以这个散播法宝,有时候还不能太多的,这个脸太薄了是散播不了法宝的,你要是到了个道场到处散播法宝,有的时候人家不要,对不对?喔!就是这个~也不叫做你厚脸皮啦!要有八地菩萨这种不退转的功夫,你骂、你骂,我还是散播法宝,就没辄了、没辄了!是不是?“于第一义,无次第相续”:谓依于世谛,则有十地浅深,若于第一义谛之中,则无次第或相续之相。“说无所有妄想寂灭法”:即说此名为无所有、一切妄想寂灭之无上法门。
【义贯】“大慧,如是菩萨摩诃萨,于第八菩萨地”了了亲“见”无始“妄想”心“生”起之相。菩萨在入八地之前,“从初地”展“转”升“进至第七地”,于其中,照“见一切”诸“法”犹“如幻”化“等方便”,而“度”脱能“摄、所摄心”之“忘想”,如是修“行已”,能所双亡,即得登至第八地,证八地已,即“作”一切“佛法”之“方便”,广度有情,“未”证“得者”皆“令”证“得。大慧,此”即“是菩萨”摩诃萨所证之无住“涅槃”,为什么讲无住呢?诸位!这个无住涅槃,是对有所住讲的,有所住就变成凡夫,无所住就变成圣人,所以佛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,就是这个意思。虽居如来无上涅槃,而依然于种种度生“方便不坏”不断,其所以能如是者,以菩萨摩诃萨已远“离心意意识”一切妄想生灭之相,而证“得无生法忍”,故能无住而住,无生而示生,非同二乘之以坏灭为涅槃也。“大慧”,依于世谛,则有十地浅深之行相,若“于第一义”中,则“无”有诸地“次地”或“相续”之相,离于一切境界分别,如来即“说”此名为无相“无所有”、一切“妄想”分别皆悉“寂灭”之无上“法”门。所以什么是佛法,是觉性的教育,觉悟有什么重点吗?觉悟的人就心中没有任何的妄想,妄想是包括什么?所以的执着统统叫做妄想,所有的分别心统统就是妄想,所有着相就是一种妄想,颠倒见就是一种妄想,知见立知就是一种妄想。而且佛究竟寂灭,没有这个东西。
【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心量无所有,此住及佛地,去来及现在,三世诸佛说。心量地第七,无所有第八,二地名为住,佛地名最胜。自觉智及净,此则是我地;自在最胜处,清净妙庄严,照曜如盛火,光明悉遍至,炽焰不坏目,周轮化三有。化现在三有,或有先时化,于彼演说乘,皆是如来地。十地则为初,初则为八地,第九则为七,七亦复为八,第二为第三,第四为第五,第三为第六——无所有何次?】
解释一下:说一切法本来就是唯心现量,空无所有,这个是一切法无生第八地住以及佛地,统统证得无所有的无生法忍,这个是去来以及现在三世诸佛所说,心量第七地,就是如果你心还存着有心量,见闻觉知的能所地,那个是有为,是第七地,那么达到无所有无影像的境界,这个是第八地,一切法无生;那么这个第七地,第八地名为住,住就是成佛的因,虽是正修呢,但是因为还没有灭这个心量,仍属于因位,不名为最胜,唯佛,佛地名为最胜,最胜就是果位。所以那个住,二地名为住的因位,第七地跟第八地此二地,二地就是指第七地跟第八地,这个第七地、第八地名为因,就是成佛的因。但是佛地名为最胜的果,自觉智及清净,这是形容佛,这自觉圣智是最极清净的境界,此则是我地,这个就是如来地了,如来处于自在,最自在最胜之地了,其地,如来地,其地清净妙庄严,有无量的庄严,佛有无量相,相相无量的庄严,如来之地是光明是照耀如大火,光明悉遍至十方,这光明悉遍至十方,如来的光明,这个炽焰不坏目,不同于毒龙,毒龙放光会伤刺你的眼睛,所以在临命终的时候,阿弥陀佛来接引你的时候,那个光看了以后,是非常柔软的、是非常亮的,亮得很慈悲心,而且不会伤害你的眼睛。
简单讲,就是你在临命终的时候,看到的阿弥陀佛,是很亮很亮,但是你看得很清楚。毒龙就不一样了,毒龙它也会放光,可是它会刺,刺你的眼睛,会刺坏你的眼睛,所以如果在你临命终的时候,那个放的光,喔!你看不过去,刺了你的眼睛,那个不是真佛。那个是魔化现的,但是有个重点,说如果人一辈子深信切愿,这个人临命终魔不现,只有佛现,这个经典里面有这样写,如果一个人深信切愿念佛,那么我们常常看到这个阿弥陀佛,观像观想念佛,深信不疑,魔不现,因为魔没有这种功夫,所以往生是现在的事情,现在就要深信切愿。同时要正行,正行就是念佛,助行就是多做善事,只有这个法而已,才能往生净土。
接下来,周轮化三有,就是周游十方转大法轮,化三界之有,三有就是三界,化现在三有或有先时化,先时化就是过去,有的已经过去度化了,于彼演说三乘之法,乘就是三乘之法,凡是这个都是转大法轮的,如来地所行的境界,所行的境界,那么种种的次第,从初地到十地,其实这是方便安立的,如果在第一义谛的真如心当中,是没有任何次第的。因为如来地一切都是唯心现量,无自性相,本无所有,哪来的次第呢?所以十地所证得的第一义真如心,也可以拿来做为初地的真如心是一样的。所以十地则可现为初地,初地的究竟真如第一义谛则可成为八地。第九则为第七,真如都是一样的,第一义谛并没有任何的次第,随时可以转换的,七亦复为八,第二为第三地,第三为第六地,无所有何次,有何次第呢?好!诸位,看这里比喻一下:这里如果有十碗水,这个水都是满满的、满满的,就是证得,每一碗水都是第一义谛真如心,十碗的水统统满满的,第一二、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,诸位!我把第十碗调到第一碗是不是圆满,这水是不是圆满?把第二碗调到第七,把第七碗调到第二碗,你看的十碗水,每一碗都是什么?都是圆满的水,所以调来调去,也无差别,这样听得懂吗?十碗水,那个水都注得满满的,满满的,所以这十碗水你怎么调,那个水都是圆满的,这样听得懂吧!这样很好。
【注释】“心量无所有,此住及佛地,去来及现在,三世诸佛说”:“此住”,指第八地菩萨所住之地。此偈为颂一切法唯心现量境界,本无所有,本无所有就是无有少法可得,意思就是诸法空无自性,空到底,这体性,求其体性不可得,乃至八地及佛如来地,亦是唯心现量境界,此是三世诸佛所共说究竟之理。“心量地第七,无所有第八,二地名为住,佛地名最胜”:此偈颂为第七、第八二地,虽是真修,然犹未灭心量,仍属因位,不名为最胜,唯有佛地证得自觉圣智,方名为最胜。“自在最胜处”至“皆是如来地”:此为颂法报化三身证真成佛,普化众生之事。
“炽焰不坏目”:谓若是毒龙放光,便会伤人眼,而如来之光明,清凉悦豫,不伤人眼目。“皆是如来地”,谓凡此诸胜行,皆是如来地之境界。
“十地则为初”至“无所有何次”:最后这两偈颂第一义无次第及相续之相。所以师父重说,在圆顿当中方便安立次第,方便安立次第,每一个次第都是圆顿,就像我比喻的那十碗水,调来调去统统是满,谓若依世谛,则有相续次第之名数,今依第一义谛言之,则一切既是心量所现,本无所有,有何次第可言?
【义贯】“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,而说偈言:”一切法唯“心”现“量”本“无所有”,乃至“此”第八菩萨“住”地“及佛地”,亦皆如是,此是过“去”、未“来及现在,三世诸佛”所共“说”之不二之理。犹存“心量”之“地”者为“第七”地,达无影像“无所有”境界者为“第八”地。此“二地名为”菩萨所依“住”之地,未为最胜,唯有“佛地名”为“最胜”。内身自证“自觉”圣“智及”清“净,此则是我地”:如来处于“自在最胜”之“处”,其处“清净”殊“妙庄严”,其地之光“照曜如盛火,光明悉遍至”于十方,其光虽“炽”,然其“焰”则清凉悦豫,“不”伤“坏”众生之“目,周”游十方三界转大法“轮”度“化三有”,或度“化现在三有,或有先时”(过去)度“化”,普入三世十方无有障碍,“于彼演说”三“乘”之法,凡此“皆是如来地”所行境界。所谓诸地者,于第一义中,实无相续次第之相;于第一义中,“十地则”可现“为初”地,“初”地“则”亦可现“为八地,第九”地“则”或可成“为”第“七”地,“七”地“亦复”能成“为八”地,“第二”地可成“为第三”地,“第四”能成“为第五,第三”或者是“为第六”——一切皆是唯心现量的境量,一切既皆是心量,无自性相,本“无所有”则有“何次”第得(言说)?好,我们今天就讲到这里。
请合掌!愿以此功德,消灾在座诸位法师、消灾在座诸位护法居士大德,回向本讲堂消灾点灯及亡灵牌位拔度者,回向南投养德禅寺纳骨塔一切亡灵,回向花莲佛兴寺纳骨塔一切亡灵,上报四重恩,下济三途苦。若有见闻者,悉发菩提心。尽此一报身,同生极乐国。愿生西方净土中上品莲花为父母。花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伴侣。好!下课!(未完)
楞伽经 127:你现在的一举一动一个造作,统统影响到你临命终往生
楞伽经 128:法身意思就是:得大解脱、得大自在,证量的解脱境界
楞伽经 130:停留在经典上看看、说说是很悲哀的,经验第一义谛才是可贵的修行
楞伽经 131:正统的正知正见的法师和居士都是以法为乐,以传法身慧命为己任
楞伽经 132:比丘要试验自己的定力,远远不如远离女众,比丘尼也是一样
楞伽经 133:修行人以无相见者为殊胜,就是见一切法非相,见一切法空相
楞伽经 134:你要能放得下,不必跑到千里参名师,放得下你的心就是你的善知识
楞伽经 135:佛法是纯阳不是阴阳,修阴阳法不符合佛的正见和戒律的
楞伽经 136:一切外道有七种无常,佛陀把最严重的断灭见排在第一
楞伽经 137:说去极乐世界其实是一种转化的工程,心一直转化变成净土的因
楞伽经 138:说我永远爱着你那是骗人的,不要期盼在某时空定位某事情是永恒的
楞伽经 139:如果弃舍了一切有为度化众生之事,佛种就会断,弘法利生很重要